电动两轮车是两轮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统称。电动两轮车又叫电动二轮车、两轮电动车,作为道路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公认“最经济、最实用”的代步工具,根据数据显示,近两三年,每年都有超4000万人购买电动车,累计保有量突破3.5亿。
目前,电动两轮车的头部企业分别是雅迪和爱玛,两家公司去年销量分别为1386万辆、835万辆,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7.9%和16.8%,其他为爱玛(835.05万辆 16.8%)、台铃(650.00万辆 13.1%),绿源集团以3.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六。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资料图】
电动两轮车是两轮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统称。电动两轮车又叫电动二轮车、两轮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两轮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显示仪表系统等部件的机电一体化个人交通工具。
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产销量分析
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整体态势和产销量保持一致,2019年之前,整体保持稳定,随着新国标落地实施后,行业规模出现大幅增长。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市场规模为1046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2.9%。
从销量分布情况(按电池类型)来看,2021年,我国锂电两轮电动车销量完成达960万辆,锂电销量占比23.4%。在《新国标》政策、消费者需求升级、产品技术提升、绿色出行环保要求等因素促进下,锂电两轮电动车产品销量占比得到快速提升,但在我国3.2亿保有量且70%-80%为铅酸电池电动两轮车的基础上,以及锂电池成本、锂电安全技术研发门槛高于铅酸电池等行业前提下,我国的两轮电动车锂电化过程依然道阻且长。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驱动及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下,两轮电动车向高品质、智能化、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外观设计上采用更多品牌独立设计,使产品具有像汽车外观一样的品牌标签与辨识度。使用轻量化材料,采用一体化加工工艺,使车辆更轻更有质感。搭载性能更好的传感器、智能硬件使电动车具备更好的主动安全、智能便捷性等。研发不同种车型,如电动滑板、电动平衡车、超大功率电动摩托车等,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城市通勤、其他交通工具接驳等不同出行场景下,或者跑山、越野、骑行社交等个性化出行场景下的用车需求。
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已步入成熟期,2021 年保有量约为 3.4 亿辆,新增需求空间有限。2019 年随着“新国标”政策的实施,行业需求重振,2018-2021 三年复合增长率提 升至 8.39%。一方面,据研究院数据,2019 年不合规车辆规模较大,替换需求总量 庞大。另一方面,新政策提高行业门槛,加速底部出清,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同时推 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九号、小牛等高端新势力迎来成长良机。
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考虑到政策推进程度,22/23 年有望迎来新国标替换小高潮,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需求量有望维持在 5000 万辆左右。中长期来看,受出行方式偏好变化等因素影响,共享出行和即时配送领 域快速发展,这有望创造行业发展新机遇。
受益于品质升级大趋势,用户对中高价位产品接受度不断提升,同时对智能产品需 求愈发强烈。为顺应需求升级,雅迪、爱玛等传统车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电池、 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性能,缩短产品更迭周期,从而实现产品升级。在龙头车企带动下, 两轮电动车行业掀起高端化浪潮,产品综合性能持续优化。另一方面,高端市场的庞大 空间吸引众多造车新势力入局。以小牛、九号为主的新品牌另辟蹊径,专注于提高产品 智能化、个性化等软实力。多重智能服务赋予用户更便捷、更安全的骑行体验,从而提 高品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品质与智能化服务的同步升级,持续推动行业高 端化转型,行业结构性调整机会愈发明确。
本报告根据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电动两轮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是电动两轮车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