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这是一场天灾,更是一场人祸。
目不忍视!
上周,广东海丰县莲花山山洪夺去4条人命!
山洪前的大东门,河水清澈,两岸青山延绵,甚至有人在河中央搭起了帐篷。
(资料图)
好一幅夏日纳凉的美景图。
可变化就在一瞬间,上游远处的瀑布变成了黄色奔腾而下,山洪来了!
现场视频里,洪水滔天,场面一度变得混乱。
只见一位拿着游泳圈的女士,声嘶力竭地大喊,“快点!快来。”
但声音淹没在来势凶猛的山洪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河道里的人,拼命地往岸上转移,离得近的,动作快的,幸免于难;距离远的,动作慢的,直接就被洪水冲走......
这段视频,我不敢看第二遍。眼睁睁地看着鲜活的生命被洪水冲走,每一秒都让人觉得难以呼吸。
事后,有游客回忆“有个小女孩就是我眼睁睁看着被冲走的,眼神里充满绝望。”
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小女孩是多么无助和绝望,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会后悔这场致命的出行。
两天后,官方发布事故通报:
“搜寻到所有落水人员,其中4人已无生命特征。”
这确实是一场意外,但这一切的不幸,本不该发生。
附近的商户告诉记者,“这一段的河道不是正规收费景区,只是一条河流的源头,因为水质清澈,风景秀丽,所以夏天总有人来玩。”
而在场的游客也说,“事故发生前,这里风平浪静,所以来了很多游客,之前也有安全值班员举着喇叭提示安全,但因为当时没有涨水,大家就以为这只是风险提示的例行工作而已。”
言下之意,这个让游客们蜂拥而至的网红打卡地,其实就是个暗藏危险的野景区。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河岸边设置有安全围栏,也有明令禁止下河的警示牌,甚至特意锁起来的铁闸门都被前来打卡的游客数次拆掉。
前有明显的警示物,后有安全员的苦口婆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这让网友们不知道该为幸存者们庆幸,还是说遇难者们“自作孽”。
02.社交平台上掀起的一股旅行“野”潮。
近年来,大概是觉得人山人海的景区不香了,社交平台上开始掀起一股旅行“野”潮,越来越多未开发但是风景优美的野山、野水、野景区被挖掘,甚至成为了“网红景点”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去打卡。
在杭州,就有这么一个被平台博主推崇为“完美避暑圣地”的网红矿洞——没有人挤人,更不用考虑高昂的出行成本,滤镜下的神秘矿洞大大激发了网友对禁忌的好奇。
更何况博主们的文案写得也相当吸引人:
“逃离炎热的杭州,驱车前往这片深山,进入一片全新的未知世界。”
“杭州出发一个半小时的完美避暑圣地。”
“地下世界的探索”、“能满足内心的探索欲又带点小刺激。”
没有人意识到,这些新奇、有趣的野景点背后,是缺乏基础配套设施和安全保障的危险地带。
“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强行扒开洞口紧锁的铁门,或蛮力拖开数吨重的巨石,更无视“施工现场,闲人免进”的警示牌,进去一探究竟,拍下所谓的打卡照片,再发上朋友圈炫耀。
但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些矿洞绝对是避而远之的存在,都是之前废弃的碳酸钙矿遗留下的矿洞,里面的风险因素数不胜数:
比如容易缺氧、结构复杂容易迷路、洞穴坍塌、有害气体中毒、遇难解救难度大等等。
有位云南博主分享了自己2018年去野外矿洞探险的经历,虽然在洞中有惊无险,但出洞后的两周多名队友都出现了咳嗽和胸闷的症状,被医生诊断为不明真菌感染,甚至有队友出现了肺部钙化。虽然这名博主在医院多次穿刺治疗后被救,但他用了两年才逐渐恢复体力,身体还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显然,事故的前车之鉴并没敲醒大家的安全警钟。
毕竟,灾难来临前的景区,一切显得那般美好,好到让人忽略了危险。
考虑到安全问题,杭州网红矿洞所在的当地村委会不惜顶着40度烈日也要封死这5个矿洞。
如果说这些盲目跟风的游客是为了找寻一个特别的去处而涉险,那一些旅游博主则更多是为了博流量而刻意引导,明明是未经正规开发、禁止进入的高危地带,却硬要用“小众绝美”、“秘境”“宝藏地”这些词来包装。
且不说这些所谓“网红景点”是不是靠美颜滤镜出圈,刻意除去“安全滤镜”这一举动就隐藏了大大的危险。
比如被众多博主称之为“长沙纳木错”的“秘境”——在那里,有着一处碧如翡翠的“宝藏潭水”。
但当不明真相的游客们前去打卡的时候,才知道,那不过是一处废除的铁矿,而且就在这个宝藏打卡点的必经路口,不仅有工作人员值守劝返,更有”废弃矿坑,水深危险,严禁进入“的警示牌;
又比如被称作”天然景区“的贵州羊皮洞瀑布,道路难行,山路泥泞,偏偏就有两位极具“探险精神”的女网友前来打卡,结果中途摔下山崖,头部撞伤。
总有人把生命当成了儿戏,又或者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生活久了,太过向往和追求纵情山水,所以忘记了大自然的威严,忽略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弱小。
03.面对网红打卡地,三思而后行。
如果输入“铁轨拍照”,就会出来一堆博主的铁轨美照,甚至详细到姿势和穿搭的教程。
于是那些跟风“网红打卡”的小年轻们,立马屁颠屁颠跑过去了。
广州梅州,一对小情侣为了抓拍火车经过时候“发梢飘起”的画面,爬上铁轨,对着镜头,笑容灿烂。
远处的列车司机发现后,立即鸣笛警示并采取制动措施。
无奈,沉浸在拍照的两人完全无动于衷。
最终,两人被火车驶来的风力掀翻在地,女孩头部腿部受伤,男孩背部受伤,但不得不说,一切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中国有句古话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有一句话叫“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但很多国人也有种“置身事外”的思维,因为很少有人会想到,灾难或许也会落在自己身上。所以网红野景区出事故的案例虽然屡见不鲜,但还是挡不住那些探险的脚步。
而那些盲目跟风“网红打卡”的游客,仿佛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丧失了对安全的警惕心,不要直到真的“网红”变“血红”的那一刻,才意识到一切都为时已晚。
乐不忘忧,安不忘危。看到各种关于“网红打卡景点”相关消息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句:那里真的安全吗?那里真的值得一去吗?
作为游客的我们,更要时时抱着敬畏之心,增强防护自救意识,面对各类社交平台的海量景点推荐,务必理性判断,不盲信,不偏听,做好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毕竟有些“网红打卡点”打的不是钱,是我们的命啊!
祸患积于忽微,危险源于侥幸。面对网红打卡地,三思而后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