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冠疫情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世界的经济,但是数字经济却逆势而上。深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要顺应市场需求,坚持市场驱动,尊重企业自主选择,便利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竞争分析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数字经济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分析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主要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构成,不过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由“两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逐渐扩展到“三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
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板块不断走强,截至5月23日收盘,数字经济板块期间累计涨幅达25.47%,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上涨5.08%),板块内214只个股中有173只个股期间实现上涨,占比超八成,其中,包括中国科传、鸿博股份、中科信息等在内的9只个股期间累计上涨均超100%。
从产业结构来看,数字经济在我国各个行业渗透率上基本已经达到全球平均水准,但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渗透率上较世界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我国农业数字化和工业数字化存在很大的扩展空间。
随着消费场景恢复,居民消费逐步提升,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5%,比上年全年加快8.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扩大将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收入,进而又会带动更多的消费。
易纲表示:“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循环过程,我们要系统、辩证地看待分析。
易纲近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M2增速保持在11%以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10%左右,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经营主体资产负债表正在修复。
数字经济产业规划投资
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快速扩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有力支撑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经济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营业收入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10.8万亿元,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工信部将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水平。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特色软件学院,创建一批中国软件名园。
深化全球开放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发展环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造互利共赢新生态。加速信息技术赋能,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数字经济行业报告对中国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数字经济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竞争分析与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标签: